最後更新日期:2024-06-02
首爾市區交通方便、不擁擠的散步景點,雪妮唯一推薦貞洞石牆路和德壽宮,
不但四季景色分明,路線簡單,周邊還有超多美食景點,以及地鐵和公車都方便,
於是被我列入孝親旅行最後一天的景點,悠閒散步吃飯再去搭機,時間完全充裕不用趕!
雖然雪妮先前也寫過貞洞和德壽宮的分享,但這次的紅葉景色太美,必須好好留存。
德壽宮(덕수궁)的正門大漢門,可以當作這段散步路的起點。
地址:서울 중구 세종대로 99 덕수궁
開放時間:9:00-21:00(週一公休)
交通:市廳站1號出口(中文動態地圖)
門將換崗儀式:11:00、14:00、15:30
在大漢門左側的街道,就是超級漂亮的石牆路,
雖然這次只看到光禿禿銀杏樹,但石牆配上藍天還是很美。
午餐前的時間來貞洞,才有機會看到漂亮的石牆路景色,不然畫面會有滿滿的上班族覓食人潮。
這段石牆路即使(超級)慢慢走,大概也30分鐘可以走完,逛起來輕鬆又舒服。
來到靠近音樂噴泉的圓環,會遇到六個人物的雕塑,石牆路周邊也有機會遇到街頭藝人的演出,
當天正好有一組正在做準備,在舒服的景色散步聽音樂,也是貞洞路的魅力之一。
音樂噴泉圓環的四個路口,分別是德壽宮、貞洞劇場、貞洞第一教會、市立美術館,
其中貞洞劇場後方是美國大使館私邸,因此會有警察駐守,但仍然是可以通行的區域。
這天貞洞第一教會前面剛好有拍攝工作,真是很熱鬧的一天呢!
/
首爾市立美術館 西小門本館(서울시립미술관 서소문본관)
地址:서울특별시 중구 덕수궁길 61
開放時間:10:00-20:00(每週一、元旦公休)
貞洞劇場前的這段路,就是雪妮說了好多次的「我最喜歡的首爾景色」,這天沒例外的也過來拍了照,
幸虧還有幾棵紅葉有在前兩天的雨裡撐下來,不然可能看不出我拍了秋天(笑)。
/
貞洞劇場(정동극장)
地址:서울 중구 정동길 43
開放時間、入場費用:依演出時間而異(每週日、一)
逛完石牆路再走回頭去德壽宮,途中發現之前沒留意過的石牆路地磚,
拼了幾項貞洞的代表建築,當然也要提醒爸媽拍照留念。
原本門將換崗演出不在我們的計畫中,但時間也剛好到這個時間,和10年前第一次來德壽宮的時候一樣,
在石牆路遇到待命中的門將們,我爸也覺得很有趣的拍了列隊的門將。
德壽宮大漢門的交接儀式不比景福宮盛大,但交接的每一個小動作都有韓/英/中三語的廣播解說,
也因為人潮沒那麼多,準時11:00抵達也可以站到很好的觀賞位置,爸媽也覺得這裡很不錯。
換崗儀式的角色,除了大家熟悉的守門將之外,還有參下(指揮儀式的武官)、司鑰(交接宮門鑰匙的內官)、注書(監督儀式的文官)這些角色,
在交接儀式結束之後,司鑰、注書和嚴鼓手(在儀式上敲大鼓的),也會開放和遊客合照,我們也遇到很熱情的遊客,幫我們拍了全家福(感恩的心❤️)。
德壽宮入場券售票處在廣場旁,用自動售票機購票也非常方便(雪妮是用wowpass)。
票價:19-64歲W1,000(18歲以下、65歲以上免費)
符合免費入場資格者,也要先在售票處領取免費入場券
開放時間:9:00-21:00(每週一公休),售票至關閉前1小時止
免費導覽:10:00、14:30
走進大漢門之後再回頭看的景色,高樓和宮門共存,有種神奇的穿越感。
德壽宮在1593年當時,因為原本的宮殿被毀,而被做為臨時宮殿使用,當時被稱為「貞陵洞行宮」;1611年更名爲「慶運宮」。
而在1897年成立大韓帝國後,成為正式皇宮,因此對慶運宮進行擴建,也開始建造西式建築,成為德壽宮目前傳統與西式建築融合的基礎。
11月底的德壽宮,還有些許鮮豔的紅葉,我們為了這個景色才進來的啊!
尤其靠近石牆邊的這幾棵,超級火紅!
配上藍藍的大晴天(但風很冷),爸媽很開心的拍了不少照片,坐在樹下休息也很浪漫愜意。
但也不能只坐在樹下休息,還是要來看看德壽宮裡的幾大看點,其中一個就是石造殿。
新古典主義的石造殿是高宗的寢殿和便殿,出自英國建築師的設計,建築前方和東西兩側的陽台是最大的特色,目前的用途是大韓帝國歷史館。
另外一棟很顯眼的是國立現代美術館德壽宮館(국립현대미술관 덕수궁)
開放時間:週二、四、五、日10:00-18:00,週三、週六10:00-21:00(入場時間至閉館前1小時為止)
公休日:每週一、元旦
入場費用:因展覽而異
我們被紅葉和漂亮的建築吸引,往石牆後端的方向前進。
這棟惇德殿是1902年紀念高宗即位40週年而建的磚造建築,用來接見各國外交使節、舉行宴會,或供貴賓級外國人居住,
20世紀被拆毀後,在2023年進行了修復工程,所以我們挺幸運的見到修復後的第一個紅葉季呢。
惇德殿旁的楓紅小徑真的非常漂亮,配上歐風建築更是不得了的景致。
現在的德壽宮就像是個適合休憩的大公園,迷人的風景也被我列入很適合孝親行程的景點之一,
入場門票很實惠、人潮不擁擠、交通便利,沒有比這幾項更棒的優點了吧!